金庸:造原子弹,不如多做几条裤子穿!陈毅:当了裤子也要造
文|小鱼
编辑|枕上史书
“别人越是说我们不会造原子弹,我们越是要造给他们看看,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就算把裤子当了也要把核子造出来!”
这番振奋人心的发言出自中国和苏联关系破裂之后的一场发布会,来自陈毅将军之口。
不过这言论却引起了文学巨匠金庸的注意,他随即写文章回应“实在荒唐!”
那么当时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境况当中,这一场史无前例的隔空对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分道扬镳
展开剩余9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和苏联的关系十分密切友好,由于我国在建国初期十分艰难,所以各类事情免不了仰仗着这位老大哥给予援手,当时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工业建设,苏联也的确给予了我国支持。
1946年,毛主席就曾经说过,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实际上没有看上去那么可怕,不过要想加强自身的能力和在国际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硬实力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毛主席表示,发展核武器是首要的任务。
苏联对于中国的这种想法十分震惊,苏方认为,如果中国需要保护,苏联可以提供帮助,没必要自己去发展核武器。
这言外之意就是,苏联要当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中国只能是依附于他的小弟。
但毛主席的态度很明确,他认为中国一定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此时赫鲁晓夫已经上台,见劝说无法,又是巩固政权的时机,只能暂时同意对中国实行技术援助,借此机会拉拢中国这个盟友。
于是在1955年,中国和苏联签订了一系列的协议,苏联答应帮助中国一起制造原子反应堆,由中国建立研究所,苏联提供现代化的工具和设备,并且派出专家来我国进行指导工作。
1956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会上公开发表了一篇令人震惊的演讲——《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整场演讲通篇对于斯大林做出了全盘否定,批判了他犯下的严重错误。
之所以震惊众人,是因为赫鲁晓夫在此之前完全没有跟别人讲过他要发表这篇讲话的内容是什么。
当时这份演讲在全球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之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赫鲁晓夫明里暗里地表示,苏联此时可以走上“社会主义帝国道路”了。
这消息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当然是不赞成对于斯大林的全盘否定,至少斯大林的革命奋斗留下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而此时的赫鲁晓夫,看来就是想要和美国一起走统治世界的路线。
很快,我国对于赫鲁晓夫发言的批评电报就传到了,从这就可以窥见,两国的治国理念已经开始发生分歧,裂痕也一点点显现。
原本在1957年,中国向苏联提出了需要制造原子弹的技术和物质,苏联也一口答应,中国于是开始着手建立工厂,可是没过多久,苏联就对之前的约定开始反悔,他们提出要对核武器的试验一律禁止。
到了1960年,苏联方面终止了和中国的合作,将在中国的专家全部撤了回来,一切的设备和供应渠道也尽数切断。
我国当然觉得一头雾水,可是苏联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就立刻发表了遣返所有的来华专家的正式声明。
我国立马联系了苏联政府,希望他们重新考虑一下这个决定,可是苏联政府充耳不闻,对此根本没有回应。
就这样,在我国的近1400名苏联专家被撤走,同时200多个科学技术项目立刻被叫停。
毛主席心里知道,这是苏联在向我国施压,毕竟两年前苏联就曾经向中国提出要联合建立无线电台并开展太平洋水域活动的要求。
这个举动明显就是想要通过军事合作来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中国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但是拒绝苏联,让赫鲁晓夫十分恼火,此后的合作之路走向破裂也是必然的。
一时之间,我国的处境十分艰难,苏联将所有项目撤走,并提出了巨额债务的问题,把我国架在一个尴尬的地位。
更气人的是,赫鲁晓夫在撤回苏联之时还放下狠话,声称中国十分落后,要想靠自己的实力研究出原子弹,还要不知道多长时间。
怎么办呢?如果此时中国向苏联低头,那么今后将永远生活在苏联的掌控之下,更不要说自主独立的道路了。
此时国际上也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其他国家都在议论:“中国实力这么弱,再过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还有的人表示:“如果中国还认不清楚自己的实力,硬是要搞原子弹,恐怕中国人到最后连裤子都没得穿!”
但是毛主席对于我国的科研人员给予了充分的信赖,他认为,就算不靠苏联,我们也可以造出原子弹。
他对大家说,此时正是研究原子弹的关键时刻,别人越是质疑我们,我们就越要加快步伐将原子弹搞出来。
陈毅当时是外交部长,他对于赫鲁晓夫和其他国家的言论感到十分气愤,人穷可以,但志气绝不能短!
1963年,他在接受国外记者采访的时候义正严辞地说:“他们如此欺侮我们,笑我们穷,不会造,我们越是要造给他们看看,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把裤子当了也要把核子造出来!”
不过虽然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但当时全国大部分人还是没有信心,陈毅的一番发言很是振奋人心,但是能不能落地实施,很多人还是持保留态度。
其中就有人们非常熟悉的武侠小说巨匠——金庸先生。
一场争论
金庸当时是《明报》的创办人,居住在香港,他一直对内地的政治情况十分关注,早前就有在《明报》上发表过对政治的一些看法。
他的政见就是认为不论是哪一种经济制度,只要能使老百姓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是好的制度,就是值得拥护的制度。
他多次在文章中表示,如果大众百姓都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就不会存在造反、起义之类的事情发生。
所以当时他听到从陈毅元帅的发言以后,觉得十分不满,于是便撰文发表在《明报》上表达自己的看法,题目就叫《要裤子不要核子》。
他在文章中说:“我近日听闻一位首长居然说,即使全国人民没有裤子穿,也要去搞核武器。我觉得这实在是荒唐!”
接着他表示,一个政府的首要职责应该是保证人民的生活条件,然后再谈发展,而不是像陈毅一样本末倒置,如果保持着这样的理念,就算造了两个原子弹出来,政府也是发展不下去的。
“这原子弹能干什么?能去炸美国吗?炸苏联吗?还是用来炸那些准备起义手无寸铁的民众?显然是不行的。”
金庸先生在文中犀利地点评道,“就算中国共产党再继续努力个十几年,核实力也比不上英国这些强国吧,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好好研究一下怎么能给全国人民多做几条裤子穿!”
这篇文章真是一石惊起千层浪,甚至引起了一场舆论风暴讨论。当时香港的媒体对此事争相报道,很多媒体都在批评金庸的这篇文章过于“崇洋媚外”。
但是金庸对于这些言论十分不以为然,不仅如此,还在《明报》上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了好几篇文章。
他继续在文章里说全世界的核武器都应该被销毁,所有国家都应该放下研究核武器的举动。
他进一步解释道:“陈毅首长想要牺牲所有人民的裤子去造原子弹,我是十分不认同的,而且他的话根本行不通。就算要造原子弹,也没必要牺牲人民的裤子吧?全国人民如果都没裤子穿,这核弹怎么还造得出来?”
当时香港好多媒体都对金庸发起了攻击,声称他言论偏激,甚至有亲美成分的存在。
其实金庸的发言虽说比较激烈,也有些局限,但的确是出于对民众的关心和爱护,因此陈毅等中央领导得知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很是理解。
陈毅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他对于金庸提出的质疑做出回应:“老百姓必然是要吃饱穿暖的,否则我们做的这些还有什么意义?他确实说的对,没有裤子,我们怎么用核子打仗啊!”
不过他还是表示:“我当时比较激动,说的话比较片面,但是我坚持,我们手上一定要有核子。有裤子只是一个比喻,我们就是要做到,人人都吃饱穿暖的情况下,手上还能有个核子!”
经过此次事件,陈毅还特地告诉身边的人,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领导人,说话之前都要过过脑子,对于善意的批评就吸纳,对于不正确的意见也不要开展攻击,可见其胸怀之大。
“金庸先生在《明报》的那个言论,他说中国人要有裤子穿,说明他还是爱中国人的嘛!”随后,他请香港新华社等相关媒体不要再对金庸先生进行攻击了。
金庸听到陈毅的这番回复之后,对他的好感也是倍增,称赞他“性格豪爽”。此后他再提起此事,也会解释道这场争论只是一次探讨,裤子和核子也只是一个比喻。
研发核武器
其实不止是金庸,在北戴河,这个决定当时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一些搞经济的官员认为,这样继续下去经济承受不起,主张缓几年再搞。
但陈毅坚持如果再不把核武器研发出来,自己这个外交部长当得都没底气,毕竟纵观历史教训,没有实力谁愿意和你平等外交呢?
毛主席十分支持陈毅的观点,因此最终还是拍板决定了下来,中央方面对于核武器发展还是坚定了最初的决心,继续着发展核武器的步伐。
当时刘西尧和张爱萍奉命去调查原子弹的研究基地是否可行,高原牧场是中国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刘西尧认为,虽然在研制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困难,但是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苏联虽然中断了援助,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打掉了我们的依赖心理,让技术人员更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因此他表示,最快两年,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就可以成功。
之后的事实也证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终于引爆成功。
当时刘西尧立马打电话告诉周总理这个好消息,周总理当时在排练《东方红》,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年轻人们高兴地在舞台上又跳又叫,周总理乐呵呵地说:“小心点!不要把地板跺穿了!”
指挥基地也是一片欢腾,大家都在等着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实力。
不过毛主席当时十分慎重,这个声明的新闻早已经拟好,但是主席一定要先通知日本,才让公报我国爆炸了原子弹。
这一举动深意满满,给日本带去了极大的震撼,也避免了贸然公布消息带来的风波。
随后,中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消息惊动了西方各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刘西尧又参加组织了两次原子弹的空投试验,此后,我国的氢弹技术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刘西尧回想起当初这段艰苦的研发经历,不由得感叹:“如果当初没有坚持研发原子弹,也不知道中国的核武器研发还要经历多少漫长的时刻和艰难困苦才可以成功啊!”
在和平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现代,各国之间的较量已经上升到了科技和武器硬实力。
但我们始终要明白,虽然不一定会爆发战争,但是拥有核武器和先进的技术力量是各国自身安全的有力保障。
当时党中央坚持发展核武器的决心在现代已经展现出来了重要意义,直到如今,我国的核武器已经可以和美国、俄罗斯等核武器大国相媲美,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
我国也正在利用这份力量,更好地维护着国家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也保卫着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发布于:天津市